吴芳吉(1896年—1932年),男,重庆市江津人,字碧柳,自号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见《江津县志》),其才华灿烂夺目,与苏曼珠的俊逸才华前后辉映,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著名诗人。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
吴芳吉(1896年—1932年),男,重庆市江津人,字碧柳,自号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见《江津县志》),其才华灿烂夺目,与苏曼珠的俊逸才华前后辉映,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著名诗人。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
沈懋德(1893年—1932年)重庆巴县人,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主要起草人之一。为创办重庆大学,沈懋德谢绝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聘请,曾任成都大学理科学兼物理系主任。
吕子方(1895-1964),重庆市沙坪坝人,教育家,著名教授学者,中国科技史专家,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先后留学日本,英国等国著名大学,1929年参与筹建重庆大学,任该校董事会委员、教务长、训导长、理科主任等职,并曾兼任上海自然科学研究室主任。
彭用仪,名鸿章,1899年生于重庆巴县,1921年受吴玉章指引,自费出国留学,先到法国,后到德国,在慕尼黑大学攻读化工。1927年抗战爆发,彭用仪回国,应张澜校长之请,到成都大学任化学教授,与其他几位成大任教的老友一起积极筹办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成立后,历任重庆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代理校长等职,又兼任图书馆馆长。
汪云松(1873—1958),字德薰,笔名五四难民,祖籍湖北,随父定居巴县。出生于重庆世家,为晚清的秀才。清末曾在外地做官,任过知县、知府及吉林省官银号总办、电灯总局总办等职。辛亥革命后返渝,随父经商,曾任浚川银行经理、大中银行总经理、重庆总商会副会长、会长,重庆参事会主席等职,先后帮助邓小平、聂荣臻、陈毅等赴法勤工俭学。重庆大学筹备委员会成员之一。
李奎安,巴县议事会议长,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早在1925年就倡议筹办重庆大学。
刘湘(1888年—1938年),男,四川大邑人,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一级陆军上将。1929年,任重庆大学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大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对川渝地区教育事业有很大投入。
胡庶华(1886—1968),男,湖南攸县人,清朝末年的秀才,北京译学馆毕业,1912年公费留学德国,获铁冶金博士。1922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件,曾任同济大学、湖南大学校长,192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1935年8月至1938年7月任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
马寅初(1882—1982),汉族,浙江绍兴嵊县(今嵊州市)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1938年初,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李四光(1889-1971),男,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长春地质学院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1944-1946年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
何鲁(1894—1973),男,四川省广安县人,字奎垣,笔名云查。1911年,官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回国后,先后就职东南大学、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校、大同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任教授、教务长、重大第五任校长。解放后,还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数学理事会等职。
冯简(1899—1962),男,字均策,江苏嘉定人。我国无线电研究的创始人。1913年入南洋公学,191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20年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专攻无线电通信工程,获硕士学位,并先后到美国奇异电气公司及德国柏林大学进一步深造,又在德国AEG电气公司工作。1924年回国,执教于南京工专、苏州工专等校,先后任东北大学电机系教授、北平大学2E学院电机系教授;1938年担任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兼教授;1941—1949年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后任台湾大学电机系教授。
卢作孚(1893-1952),男,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家境贫寒,辍学后自学成才;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抗战期间曾在重庆大学担任兼职教授。
柯召(1910-2002),字惠棠,浙江温岭人,中国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副主席、重庆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名誉校长。1935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他曾发表了近百篇卓有创见的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中国“近代数论的创始人”。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数理化学部)(1994年起改称院士)。
潘菽(1897—1988),男,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抗日战争期间,潘菽与中央大学、重庆大学的十几位进步教授自动组织起来,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他以自己学习、研究所得,为心理系的学生开设了一门新课——理论心理学,试图用刚接触到的新的哲学思想来解释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心理学探索新的发展道路。1955年以后,一直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
周明镇(1918-1996),男,上海市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我国古哺乳动物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第二任所长(1979-1984)。1946年重庆大学毕业,1946-1947任台湾地质调查所技士,1948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里海大学博士学位。1949-1951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1951-1952年任山东大学副教授。1952-1996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及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周均时(1892-1949),男,汉族。字君适,原名周烈忠,四川省遂宁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党员。1913年留德,又转波兰研究弹道学等,回国后任同济大学第十二任校长、重庆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长等职,著有《高等物理学》、《弹道学》等著作。1948年加入民革,负责民革川东分会,作军队策反工作。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我国著名数理学教育家周均时,为新中国诞生,英勇殉难于重庆歌乐山麓“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松林坡。
丁道衡(1899-1955),男,贵州平远人。地质学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8年获德国马堡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英皇家学会会员。曾任武汉大学、贵州大学教授、院长,重庆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27年发现白云鄂博铁矿。著有《新疆矿产志略》等。
谢立惠(1907-1997),男,安徽无为人。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曾任重庆大学、交通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西南师范学院教授、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四川省物理学会、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四川省科协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杨明照(1909-2003),男,重庆大足人,教授。1929年至1935年就读重庆大学文学院。历任燕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联、作协副主席。编注《文心雕龙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等专著,学术论文数十篇,被誉为《龙学》泰斗。
刘宜伦(1913-2009),男,福建长乐人。教授。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获工程硕士学位及哈佛大学通讯工程硕士学位。曾任重庆大学教授及电机工程系系主任。建国后,历任重庆市电信局副局长,北京邮电学院教授,重庆邮电学院教授、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潘序伦(1893-1985),男,江苏宜兴人。著名高级会计师。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获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歌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40年后历任重庆大学兼职教授,暨南大学教授、商学院院长,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著有《基本会计学》等,译有《劳氏成本会计》。
张圣奘(1903-1992),湖北江陵人。历史学家。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先后留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并获史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33-1952年期间任重庆大学教授。在考古工作中,发现人类学上极其珍贵的“资阳人”头骨化石。主要著作有:《回鹘史大纲》、《清史新稿.华侨志》、《易经新笺》等。
吴宓(1894-1978),男,陕西泾阳人,教授,著名中西文化学者,192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学衡》杂志总编辑。专于西洋文学与《红楼梦》研究。著有《吴宓诗集》,译有[法]马西尔《白璧德之人文主义》、[美]《穆尔论现今美国之新文学》等。
黄汲清(1904-1995),男,享有盛誉的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在大地构造学、石油地质学、地质制图、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建国后,历任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兼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
钱荣堃(1917-2003),男,江苏无锡人,国际金融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重庆大学商学院银行系毕业,1946年考取了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赴伦敦经济学院攻读货币银行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次年入南开大学任教。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特约成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我国MBA学位模式的设计者。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主要著作有《国际金融专题讲座》、《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制度》等。
李承三(1899-1967),男,河北涉县人。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历任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教授,成都理工学院教务长,四川省政协常。将冰川研究用于生产实践,阐述了松潘漳腊砂金矿的分布规律。解放初,在重庆大学开办中国第一个石油地质专业,为我国石油工业起步腾飞作出了贡献。
王利器(1911-1998),男,重庆江津人,1933年考入重庆大学预科学习,194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历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文心雕龙新书》、《盐铁论校注》等专著40多部。1985年赴日本各著名大学作巡回讲学,被日本学术界誉为“绝学之士”。
陈志潜(1903-2000),男,四川成都人。公共卫生学家。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1945年,创办重庆大学医学院并任教授、院长后任四川医学院教授,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是我国较早提出预防为主的基层卫生保健管理制度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
吴冠中(1919-2010),男,江苏宜兴人。著名画家。毕业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绘画系,曾任重庆大学教员。1947年赴法国巴黎高级美术学校学习。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画《春雪》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银质奖。出版《吴冠中画集》、《吴冠中油画写生》等。
侯佑堂(1919-2010),女,河北高阳人,研究员。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是中国最早介形类化石的研究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及介形类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三八红旗手。1992年 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作有《中国各门类化石-中国的介形类化石》等。
潘大逵 (1901年~1991年),四川开县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1917年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1924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1924年留学美国,获威斯康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30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法学院、光华大学、重庆大学、暨南大学任教。先后任重庆大学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西南文教部副部长。1949年3月任民盟西南总支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副部长,西南总支副主委,民盟重庆市支部第三届主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委员,四川省委主委、中央常委,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艾芜(1904-1992),男,四川新都人。著名作家。早年在昆明及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流浪,做过杂役、校对、编辑、小学教员。1932年参加“左联”。曾任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建国后,历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委员兼文化局局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顾问、全国人大代表,著有《南行记》、《春天的雾》、《艾芜文集》等。
陈豹隐(1886-1960),男,四川中江人。1917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政治经济学。早年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曾任东北大学、北京大学教授,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四川财经学院教授,民革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1930年翻译《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是我国最早的中译本。著有《新经济学》、《科学的社会观》等。